2025年4月10日,数字艺术设计系开展了一场“行走的课堂”沉浸式教学活动。此次活动结合了《短视频制作》课程,旨在通过实地探索和创作,提升学生们的艺术审美与实践能力。活动由熊一诺老师带队,专业教师赵颖、王仁浩,辅导员黄晓晨以及心理教师冯以淅共同参与,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2302班级的40名学生在他们的带领下,前往风景如画的龙泉湖湿地公园,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。
上午9时,师生们准时抵达龙泉湖湿地公园。此次活动得到了龙泉湖园林事务中心的大力支持,园林专家特别为师生们开设了一堂“樱花科普小课堂”。专家生动讲解了樱花的品种、生长周期及其在中外文化中的象征意义,如中国古典诗词中樱花寄托的哀愁与思念,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,还为他们后续的短视频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素材,更激发了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好奇,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奠定了基础。
科普课堂结束后,学生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和手机,开始了“自然·光影·创作”主题的短视频拍摄。龙泉湖公园内,樱花盛开,湖水波光粼粼,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,为学生们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环境。熊一诺、赵颖、王仁浩三位老师穿梭在学生之间,耐心指导他们如何捕捉自然之美,如何运用光影效果增强视频的视觉冲击力,如何巧妙融入人文内涵,使作品更加生动感人。
在三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学生们发挥创意,从独特的视角捕捉樱花与自然的和谐之美,用镜头记录下春天的生机与活力。他们或聚焦于樱花的细腻花瓣,或捕捉湖面的倒影与樱花的交相辉映,或记录下游人在樱花树下的欢声笑语,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。
此次“行走的课堂”沉浸式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《短视频制作》课程的理解,更激发了他们对自然与艺术的无限热爱。通过实地探索与创作,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,还学会了如何在作品中融入人文内涵与科学视角,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。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模式,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创作平台,助力他们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艺术人才。
部分学生摄影作品:
摄影:王一帆
摄影:雷梦
摄影:郑恺祺
摄影:李昌炆